其次,税务统筹需要事前规划,合理设计,精心安排,符合税法。
税务统筹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需税务做提前规划,要做到依法纳税,利用税收杠杠来实现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一些问题可能企业和税务机关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前提是要符合税法规定。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事前的整体税务规划,要合理设计和安排。税收筹划可以通过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只在企业产生税费之后。税收责任是滞后于应税行为,有些企业不再进行应税行为以行税务统筹规划,临时去进行一些补救措施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这就不叫税务统筹,这是临时抱佛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纳税申报,重视提前的税务筹划。不提前做好,一旦临时去做会导致手忙脚乱甚至要多缴税。所以企业的税务统筹必须提前布局,合理设计,精心安排。
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利用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
企业在销售方式上的选择不同对企业资金的流入和企业收益的实现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同的销售方式在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时间也是不同的。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可在经营活动中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效益。
随着营改增体系的完成,国家进一步推行金税三期,这些系统的全面推进,使得以前大部分公司从外部买抵成本,抵,抵所得税的做法慢慢无法继续实行。客户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强烈要求我们开具,而我们自然而然,必须要求我们的供应商开给我们。
这样的做法,使得很多企业以前都不在企业里面流转的业务,不得不回到企业中来,越来越多的利润从企业体外回到了企业体内,带来了企业利润的上升。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企业利润的征税方式主要如下:
企业利润征收 25%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利润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股东分红收益,转到个人账户需要收取20%的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一个企业实现了一年100万的利润,其应交企业所得税为25万元,剩余的75万需要在分红时缴纳15万个人所得税,所以对于企业的股东而言,从利润到终的利润分取,一共缴纳了40%的税金。
( tax saving)
顾名思义,就是节减税收。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政策导向性,采取合法手段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一般是指在多种营利的经济活动方式中选择税负轻或税收优惠多的而为之,以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就实质而言,实际上就是税务筹划的另一种委婉表述。通常意义上,凡是符合税收立法精神的实现税收负担减轻的行为都属于,在一切国家都是合法的也是正当的现象。比如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我国对公司和合伙企业实行不同的纳税规定,企业出于税务动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进入一个立法者所不希望去控制或不认为是与财政有关的行为领域。具有合法性、政策导向性、策划性、倡导性的特征。
在很多场合和用法中,我们会发现这些词的概念都是混用的,但就这些词出现的频次来讲,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这两个概念出现的几率比较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