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担保与保险的管理能力,具备从事工程投资与管理实践的基本技能,培养具备管理、技术、经济、法律等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管理、工程经济管理及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工程造价的层次性
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取决于工程的层次性。一个建设项目往往包含多项能够立发挥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的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又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与此相适应,工程造价有三个层次,即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如果专业分工更细,分部分项工程也可以作为承发包的对象,如大型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装饰工程等。这样工程造价的层次因增加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而成为五个层次。即使从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和工程管理角度来分析,工程造价的层次也是非常明确的。
工程造价的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土木工程概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经济学、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办、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建筑定额与预算、工程设备与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建筑电气施工预算等课程以及课程设计,工程施工实习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
另外定额主材价格套用是否合理,对有高限价的材料的定额套用的规定等。如花岗石、大理石、木地板、外墙装饰板等,主材价格未**过高限价的,按定额规定,以94预算价进入直接费,按实计补价差;主材价格**过高限价的,则以高限价进入直接费,按实计补价差;
工程造价的主要特点
工程造价的大额性
要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用,其工程造价都非常昂贵,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特大的工程项目造价可达百亿。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预计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1.0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城市经济发展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是城镇化率**过50%,城镇人口将**过农村人口。这一时间大约在"十二五"中期,届时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都将是6.8亿人。由于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更为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