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部分资产评估机构较多办理的是有形资产评估,接触知识产权评估案例不多,在上述基本评估方法的各类参数的取值中对财务数据依赖性较大且主观性较强,不能较好地**知识产权的特性。同时,传统线下评估包括线下收集信息和资料、现场考察、资料核实等多个环节,其工作繁琐程度和效率问题也使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不能较好地满足金.融类应用场景的需求。鉴此,未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将结合知识产权价值分析体系与现有评估方法,从技术分析模块、法律分析模块、市场分析模块,延伸至时效分析模块、风险分析模块及验证模块,在模块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对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组合进行价值评估。具体评估流程如下:
一是前期准备。企业用户完成评估项目基本信息录入、评估对象筛选问卷填写、资料上传等工作,评估机构完成企业现场考察工作。本阶段由企业求提交相关信息、问卷及资料,并配合考察人员进行现场考察。
二是评估分析。在完成知识产权检索的基础上,分别由技术分析人员、法律分析人员完成技术分析、法律分析工作,之后由评估专.业人员完成市场分析、时效分析、风险分析、财务分析工作。
三是形成评估报告。评估专.业人员完成评定估算后,生成评估报告,由审核人员与企业、金.融机构进行意见反馈后,出具正式评估报告。
的条件下对某项资产进行评估。
2.无形资产评估的特征
无形资产评估与有形资产评估存在市场性、性、性、咨询性等共性。
无形资产评估的特征:
①复杂性。每一项无形资产都是特的,评估时往往需要大量数据和资料作为支撑,计算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收益法评估涉及多种参数的确定,每一个参数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对终结果造成巨大差异。无形资产发挥作用与否、作用大小与宏观经济环境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②动态性和预测性。市场更新换代较快,无形资产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变化
③评估时需要结合无形资产的载体和作用空间进行评估。无形资产若要发挥作用,必须依附于有形资产或者相关载体。例如,权或非技术作用的发
价值不是自创权价值的全部。但是外购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一般会通过企业账面反映出来,以实际取得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2)按照是否可以辨认分类,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可辨认无形资产是可分割的,即能够从实体企业中分离或拆分出来,并且可以单进行或与一个相关的合约、一项可辨认资产或负债共同出售、转让、许可使用、租赁或交换,如权、著作权、商标权、技术、销售网络、客户关系、商业特许权、合同权益、域名等。此类无形资产一般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律权利,受法律保护。
不可辩认无形资产不可单取得,离开企业整体不复存在,如商誉是典型的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如商誉。
(3)按是否有法律保护分类,可分为有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和无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
外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或接受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从外部购入的无形资产是指以资产或可以的其他资产相交换,或以承担债务方式从企业外部获得的无形资产,如外购权、外购商标权、外购技术秘密及著作权等;企业接受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是指投资者以投资方式将持有的无形资产如权、技术、商标权等投人企业而形成的无形资产。
提示]企业接收捐赠属于外购无形资产。
【提示】企业自创无形资产可能并不反映在企业账面上,或者入账价值只反映了自创无形资产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在大多数的企业中,研发支出会作为费用化进行处理,开发支出符合资本条件的作为资本化处理,使得反映在企业账面上的
载体是与此项无形资产相关的有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虽然是一种立的且没有物质实体的资产,但其作用的发挥及其价值的体现却与相关实体资产或载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技术或非技术的优越性及其获利能力通常需要借助于单台设备、机组、生产线及其工艺发挥出来;商标及的度、市场影响力及其获利能力通常需要借助于商品或服务表现出来;著作权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通常需要借助于影视作品、、图书、软件等物质载体表现其客观存在;而商誉则需要通过整体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体现。
2)共益性。无形资产有别于有形资产主要体现在它可能作为共同财产存在,即一项无形资产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同一个时间,由不同的主体所使用。
【提示】应当注意,无形资产共益性也受到市场有限性和竞争性的制约。例如,由于追求自身利益的需要,各主体对无形资产的使用还必须受相关合约的限制。
一是前期准备。企业用户完成评估项目基本信息录入、评估对象筛选问卷填写、资料上传等工作,评估机构完成企业现场考察工作。本阶段由企业求提交相关信息、问卷及资料,并配合考察人员进行现场考察。